基督教研究對當代中國大學的意義

何光滬
 
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系及宗教學系
 
羅秉祥、江丕盛編,《大學與基督宗教研究》(香港:香港浸會大學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2002),頁145-158。

 
  在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大陸,大學的經歷呈現出兩種截然相反的特徵。一方面,它們經歷過世界大學史上前所未有的震蕩:從20世紀五十年代初期“院系調整”時的拆散或肢解、合併或拼接,到20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系科變學院、學院變大學”大潮中的膨脹或擴張、聯姻或吞併;從“土地改革”時創辦革命幹部大學,到“文化革命”初期的全面停課、中期的下鄉務農和後期的“工農兵上大學、管大學、改造大學”,全國的高等院校都大起大落,在劫難逃。另一方面,它們又維持著也許只有前蘇聯的大學才可以相比的長期不變:從教育理念到管理體制,從教學方法到教材體系,一代又一代的教師都相沿成習,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也習以為常。

  當然,這兩個彼此相反的特徵,其實有一個共同的根源,即全國統一的教育體制和領導人們的即時意願。

  然而,在世紀交替的這幾年,由於相當多的學生、家長、教師尤其是一些官員的思想轉變或曰“思想解放”,中國大學的漸進的良性轉變已初露端倪。除了經濟發展導致的大學地位提高和教師收入改善之外,各大學在管理、教學和教材等方面的自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這些方面的所謂“國際接軌”進程也有了加速的跡象。[1]

  在本文所注重的教育理念方面,雖然較之前述幾個方面而言轉變 <p.146> 不甚明顯,但是也有了實際的進步,這特別表現為“素質教育”這一口號的提出,這個口號相比於前三十年“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口號,相比於實為政治灌輸的“德育”和分數挂帥的“智育”,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儘管它的全面而徹底的實施,還需要人們,首先是教師們付出巨大的努力。

  這種努力,理應包括對於國外重要的教育理念的思考、評價和吸納。在這方面,約翰•亨利•紐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的“大學理念”,無疑是很值得思考的。
 

至少就“重點大學”而言,學校人事制度增加了靈活性和自主性,教學方式逐步多樣化,教學成果評估逐步規範化和民主化,開始注意教材國際化或採用國外先進教材,學生和教師的國際交流日益增加等等,都是這些方面的明顯跡象。
 
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