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還能出甚麼好的神學嗎?[1]

羅秉祥
 
香港浸會大學 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
 
羅秉祥、江丕盛編,《大學與基督宗教研究》(香港:香港浸會大學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2002),頁373-389。

 
 

更重要的是,宗教研究激發神學院好好地作神學的工夫,大學幾乎沒有為神學留下餘地,因此神學研究的責任便落在神學院身上。……神學是屬於教會的,屬於神學院的,這個領域不應由大學和宗教研究佔取,而神學院也不應把為神學發言的權利轉讓別人,或任由別人奪取。[2]

如果人文旨趣的漢語基督神學定位在建設漢語的現代文教制度中的神學學術,就會通過大學—研究院建制為基督教思想—學術生產知識人,擴展基督教思想學術的傳承能力和參與現代思想對話的能力。……因此,傳統的基督教神學分化為人文神學和教會神學,恰恰是基督教在現代語境中的生存需要,漢語基督神學的發展同樣需要這兩種不同維度的神學。[3]

 

一、 解題

  本文的題目可以有兩種解讀。第一種解讀是把這問題當作一修辭式疑問,是一種反詰,言下之意是大學不可能出甚麼好的神學。周永健(香港中國神學院院長)之前引文可代表這個立場。第二種解讀是把這問題當作一個真正的問題,是在大學工作的神學人的自我提問,自我反思,反省自己的使命與任務,反思自己工作的定位與期盼。劉小楓的前引文可代表這個立場。

  周文的脈絡是大學的宗教學系。事實上,持這種見解的並不止周永健院長一人;在全世界有不少人把獨立神學院與大學宗教學系對立起來,好象楚河漢界,涇渭分明。這種二元劃分的結果之一,就是神學工作是神學院的專利,大學中的學人頂多只能研究基督教思想,而不應也不能作神學。

  這種二元劃分是嚴重與華人大學現實情況脫節的。華人大學雖罕有大學中的神學院,但大學中的基督教研究中心,於近年卻不斷成立及冒起。愚見認為,這些研究中心或研究所應承擔一個很重要的神學任務,是如劉小楓於前引文所提出的。

  在詳細解釋這種以華人大學為基地的華人神學工作性質與方法之前,筆者先提出一個華人神學/宗教學機構的類型劃分。

 

[1] 此題目改自“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聖經•約翰福音》1章46節上)。
[2] 周永健,〈宗教研究對神學教育的挑戰〉,收於余達心編,《生命的學問──中國神學研究院銀禧院慶文集》(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2001),頁9-12。
[3] 劉小楓,《漢語神學與歷史哲學》(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0),頁60、62-63。
 
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